2月27日,由陜西省科學技術廳組織相關專家對中國西電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西電)牽頭承擔的陜西省科技統籌創新工程計劃項目“特高壓直流輸電成套裝備關鍵技術研究及關鍵設備研制”進行驗收,陜西省科技廳史高領副廳長、西安交通大學邱愛慈院士、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等10位專家及領導出席了驗收會。中國西電黨委常委赫連明利、項目組首席專家茍銳鋒、工作運營部部長張猛、各課題負責人等30位代表參加了會議。
“特高壓直流輸電成套裝備關鍵技術研究及關鍵設備研制”項目是省科技廳2012年的難題招標項目,國撥經費1825萬元,項目總經費23400萬元。該項目下設四個子課題,由中國西電集團牽頭,西電電力系統公司等6家子企業與西安交通大學、西安電力電子技術研究所共同承擔。自該項目研發以來,課題組成員合理分工,通力合作,先后完成了±11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系統研究與成套設計核心技術研究,研制了±1100kV特高壓直流工程用換流閥、換流變壓器、直流場關鍵設備;并獲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專利13項,發表論文19篇,培養專業技術人才19人,形成專有技術6項,實現新增產值48.4億元,利稅4.8億元,超額完成了任務書要求。
項目驗收委員會聽取了項目組有關“特高壓直流輸電成套裝備關鍵技術研究及關鍵設備研制”執行情況的匯報,查驗了工作報告、技術報告、審計報告等資料,專家們充分肯定了該項目的研究成果。此外,與會專家通過質詢與討論,一致認為該項目突破了特高壓直流輸電成套裝備在高電壓大電流下絕緣設計、電壓分布、溫升控制、復雜電磁環境、持續穩定運行等關鍵技術難題,技術指標達到任務書要求,整體技術水平國際領先。
項目研制出的國際首套±11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成套裝備成功應用于世界電壓等級最高的昌吉-古泉±1100kV特高壓直流工程。該工程是目前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輸送距離最遠、技術水平最先進的特高壓輸電工程,其經濟輸電距離達到3000-5000公里。該工程是國家電網在特高壓輸電領域持續創新的重要里程碑,刷新了世界電網技術的新高度,開啟了特高壓輸電技術發展的新紀元,對于全球能源互聯網的發展具有重大的示范作用。